Sci. China Chem. 邀请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军院士撰写了综述“Recent progress on lithium-ion batterie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”。文章系统介绍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。
自1991年开始商业化以来,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(例如便携式电子信息产品等),并正在电动车等领域开启示范应用。为了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化学能源存储需求,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还亟待大幅提高。近年来,如何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(包含高能量密度、快速充发电、长循环寿命、低成本、高安全性能等)备受全球科研人员关注,并有大量相关研究报道,这些工作涵盖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等关键组分。随着这些关键组分及工程制备技术的发展,锂离子电池在将来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近期,Sci. China Chem. 邀请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军院士撰写了综述“Recent progress on lithium-ion batterie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”。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最新的研究进展,包括:(1)正极材料(LiCoO2,LiFePO4,LiMn2O4,高镍三元材料,富锂锰基材料,有机材料)的结构和性能;(2)负极材料(嵌入类,合金化,转化类,金属锂)的结构和性能;(3)电解液的组成和综合性能的提升;(4)隔膜的改性。最后,作者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,期待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应用更加关注和重视。
详见:Yong Lu, Qiu Zhang & Jun Chen*. Recent progress on lithium-ion batterie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. Sci. China Chem.,2019,doi: 10.1007/s11426-018-9410-0.
陈军 无机化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1985-1992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,先后获学士、硕士学位,并于1992年留校工作;1996-1999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材料系学习,获博士学位;1999-2002年在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。自2002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、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。
截至目前,已在Nat. Chem.等期刊发表新能源材料化学学术论文360余篇,他引超过30000次,单篇最高他引1300次;获中、美、欧发明专利授权26项,其中多孔尖晶石与层状电极材料的专利获得应用,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。曾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、2006年度和2016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、2009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、2013年度中国电化学贡献奖、2018年度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等奖励。